欢迎来到乐维亲子网,家庭亲子教育交流网站!

乐维亲子网
首页  > 问答中心  > 性格  > 孩子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孩子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孩子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性格]2023-12-15 16:23已浏览:502次

精选回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方面是在慢慢变化的,比如说性格、兴趣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孩子可能越大越敏感,而且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种孩子一般都比较玻璃心,家长要注意关心孩子,适时的开导。

孩子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父母要谨慎评价孩子

只有父母接纳孩子,孩子才可能接纳自己。他人的评价中,父母的评价是最重要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从容面对他人的评价,自己又经常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脾气大,爱面子,胆小……”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会和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已经让孩子对自己的个性产生了否认。越小的孩子,对大人的评价越是敏感。孩子的自我认知尚未成熟,他们会把大人的一切评价当成是真实的,并且会一直以此暗示自己,很容易自我否定,失去自信,影响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

在父母的评价中,孩子是这个样子,孩子也会渐渐认同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不要让孩子被父母的负面言语的伤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无论她是否漂亮、是否聪明、身高多少……父母都会一样爱她,这是孩子面对流言蜚语的勇气来源。

帮助孩子学会接受客观的评价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不是单独的一个人,与家人、老师、同学、邻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交往,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来自别人的评价。他人评价有客观评价和非客观评价之分。

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这些评价哪些是客观的、符合事实的,并让孩子学着接受,比如那些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坏习惯,比如做事不认真、丢三落四等。

巧妙地让孩子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佳表现,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去不断寻求上进,把坏事变好事。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被批评”

在遇到事件时,妈妈可以先讨论孩子做的好的部分,不好的部分适度带过或者不提就行了。因为高自尊孩子会自己给自己提要求,当你在给她找好的部分时,她会自动搜索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敲山”就可以达到“震虎”的效果了。

相对其他孩子,即使没有什么压力的批评,高自尊孩子可能也会难以在心中过滤掉。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多在好的地方建立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她才有更多的力量应对其他的批评。

孩子在意别人看法背后的心理

这其实是自尊的需要

自尊是指一个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通俗一点说自己是否喜欢自己。人们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认知,影响着生活的质量。人要想生活的还不错,就需要有一种自我良好的感觉——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被周围人需要的,也值得获得他们的关注。

在人际中,人们倾向于把焦点聚焦于自己身上,来维持我值得被好好对待的需要。

另外,也是未满足的爱的需要

饮食上讲究“缺什么补什么”,人们的心理需要亦此,匮乏什么,渴望什么。

人如果幼年阶段,长期被养育者忽视,比如被任由长时间哭泣的婴儿,频繁地被独自留在家中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犹如干旱贫瘠的土地,等待着养育者的甘露。这些在被忽略和孤独中的长大的人,对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如狼似渴。

过度的关注

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同样可能造成他长大以后持续的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在意他人目光的结果。六个家长+一个孩子成为现代的家庭标配,不出意外的“生产”出了一批批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是家庭的指南针,是家长的晴雨表,更是家庭的引擎。

他们习得的常态关系是:我是地球,你们是恒星。被当作中心的感觉又还不错。想把他们从万种瞩目的位置请出来,谈何容易。

安全感的缺失

拥有安全感的人,对外界的体验是安宁和美好的,他们仿佛婴儿在妈妈的怀抱里。在以后的生活中,即使遇到凶险和丑恶,也无法从根本上动摇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信心。

缺乏安全感的人犹如惊弓之鸟,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主要感受是:危险在逼近,四面楚歌。他们需要保持警觉,严阵以待。在人际中,缺乏安全的人既想获得他人的关注,又害怕这关注会带来伤害。

影响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

1、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趋于综合化。而学校布置的任务繁重必然会导致学习的竞争更为激烈,同时父母的期望对于学生也会产生相应的压力,对于学生心理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2、所处的时间段比较特殊,属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心理过渡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都过于强烈,目中无人,蔑视一切制度和规则。

对于人际关系的交往,总是以自我为出发点。既不尊重父母的教导,又不听从教师的管教,同学之间也往往因为小事就耿耿于怀、心存芥蒂,容易形成矛盾、摩擦甚至冲突。

3、异性之间的好奇和向往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虽然他们的情感逐渐丰富,但是他们的自控意识薄弱,情绪波动较大,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如果不能对其正确引导,就会出现许多情感问题,甚至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4、对于权威有着极强的挑战心理。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有着维护纪律的责任。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师生关系往往会失之平衡。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不认可、不服从使得消极情绪滋生,师生关系日益紧张。

5、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场所,而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一个家庭原生态的生活氛围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家庭氛围,不是经济基础的优劣,而是父母以身作则的家庭环境,比如家长与学生是否能进行有效沟通;家长是否能正确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一个学生安全感的形成,就是始于家庭。因此,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