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乐维亲子网,家庭亲子教育交流网站!

乐维亲子网
首页  > 问答中心  > 性格  > 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怎么办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性格]2023-12-14 16:37已浏览:355次

精选回答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家长的耐心和鼓励是他们的翅膀,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把东西硬塞给孩子,让孩子保持自由独立的个体。

孩子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1、初中孩子厌学,家长要尽量去观察孩子厌学的原因,比如孩子初中时课业内容和难度增加,或者刚入中学转变了新的环境,孩子有适应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困难,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克服困难。

另外,如果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家长要理解孩子,不要一味责怪、批评,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多理解、多包容。如果发现孩子有厌学的情况也要跟老师、学校积极沟通,了解可能的原因并及时对症下药。

2、平常多关心关心孩子,给孩子多一点鼓励,不要对孩子期望太大,适度的期望才能给孩子动力,父母也要学会夸孩子,而不是不断地打击孩子,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和孩子一起树立一个目标,双方共同努力达成目标,家长自己也要做出一些改变,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

3、家长要有正确对待分数与失败的心态,对于在学习方面出了问题的孩子,家长应该对孩子多鼓励,告诉孩子父母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不要惧怕任何的困难,信任父母,也信任自己。

需要父母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要注意培养的渐进性,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循序渐进,将严格要求与良好激励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4、家长要多引导孩子去探索。孩子之所以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很可能是孩子的接触面积比较广,还没有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家长平时要积极的引导孩子去探索新事物,积极的去动手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就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及时的纠正孩子的不足,能够找到孩子的优点,找到适合孩子的兴趣。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适宜的环境刺激

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新奇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孩子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让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呵护并引导专注力

当孩子做某件事情很投入时,尽量不去打扰他。

电子产品可以偶尔玩之,绝对不能当做电子保姆。

而当孩子痴迷于某项活动或某个事物时,顺应他的需求,为他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资讯、材料、可能的相关活动,让他跟与其相关的事物关联,并帮助他横向或者纵向去拓展,发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

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

兴趣与坚持,是相互促进的。

只有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实现技能的提升,才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情况

可能是孩子活得太痛苦了

求生是一个人的本能,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理应是无忧无虑地长大,孩子在比较小的年纪就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和死亡,很可能是孩子活得太痛苦了。

家长控制孩子,不给孩子自由

很多家长一个经常犯的常见的错误。我们总是想去改造孩子,总觉得Ta这样是不应该的,那样也是不应该的,给Ta一大堆的应该和不应该。

例如孩子很高兴的时候,家长也会认为你不应该高兴,你高兴就说明你太骄傲自满了;孩子很害怕某件事,家长说你不应该害怕;有的家长指出孩子的问题,孩子很生气,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说我指出你的问题,你应该高兴才对。

当孩子彻底臣服于自己的统治,他们自己的感受,情绪,需要,统统被压制了,直到身体出现问题:感到无力,没有热情,快乐不起来,痛苦,觉得做人没啥意思……

孩子的情感被迫屏蔽,变得麻木

当孩子的情感表达都已经不被允许,Ta只能把自己情感都屏蔽掉,比如孩子很愤怒,但是有一个声音告诉Ta不应该愤怒,这个时候Ta只有把自己的情感给隔离掉,Ta告诉自己不应该生气,告诉自己生气那个人不是我,就把Ta推出去了,跟自己的情感都已经脱节了。

当一个孩子跟自己的情感隔离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电脑开始变得乱七八糟,不受控制,甚至死机,只好把电源拔掉,关机。

一个人的组成除了身体之外,剩下的就是情感,有喜怒哀乐。而当一个人跟自己的情感是隔离的状态的时候,就像是行尸走肉,没有情绪,没有情感,他的情感是完全被隔离掉,被屏蔽掉了。此时Ta肯定觉得做人是痛苦的,没有意思的。

我们大脑情感是一个整体,当我们觉得很痛苦的时候,就会用情感隔离的方式把痛苦的通道切断。因为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我太痛苦了,我就干脆把它屏蔽掉,然后让自己变得麻木。但这个通道既是感受痛苦,也是感受快乐的通道,所以当Ta感到痛苦把它屏蔽掉的时候,快乐同时也就没有了。

没有内驱力

当一个孩子总是用理智来告诉自己应该去读书,妈妈告诉我,我应该去学习,这个时候没有情绪在推动Ta,Ta是没有内驱力的。

内驱力就是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感到有意义,觉得有成就感。比如一个人学到了知识他觉得很快乐,这个人本身是有求知欲的;一个人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东西,发现背后有奥秘,有规律,这个时候他是快乐的。

但如果Ta的情绪全部屏蔽掉,只剩下一个理智,理智告诉Ta这个东西对Ta将来是有用的,所以Ta要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快乐可言的,不会带来任何成就感,这个人是没有内驱力的,而是靠外驱,是勉强自己在做。当孩子没有快乐的时候肯定是迷茫的,他会想我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去学这个东西,学完以后我一点快乐都没有。

我们做任何事情肯定是要用有快乐和满足为驱动,它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我打球或者下棋,我赢了也没感觉,输了也没感觉,我玩它干嘛。对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